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人这一生,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,百年之间而已。
若是孤苦伶仃,一日都太长;若是幸福美满,百年都太短。
相对来说,退休的老人,在晚年过得好一点,起码是经济上压力小一些。
可是我们不能大意,人心隔肚皮,不要把金钱和感情,混为一谈。
与其在痛苦来临之后,才哭诉自己的遭遇,不如在之前就做到有备无患。
以下几个事项,退休老人过了七十岁,就要注意了。
图片
01
关于出门:走路防跌。
出门走一走,看看风景,和熟人聊聊天,买菜、逛街,都是必要的生活方式。
年轻的时候,一路顺风,就算磕磕碰碰也不怕,站起来,一会儿就好了。
但是七十岁之后,走路就要注意了,哪怕是磕碰一下,都会让自己痛苦,跌倒了,后果很严重。
毕竟,岁月不饶人,我们都是一把老骨头了。
出入平安,不再是一句祝福语,而是要实打实践行的事情。
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带上拐杖,和朋友、老伴、邻居一起走,是很有必要的。不要逞强,一个人独自去陌生的地方,更不要出远门。
02
关于居住:房产防丢。
很多老人认为,自己的房子,迟早都是儿女的,因此把房子很早就过户到某个儿女的名下。
表面上看,房子过户了,也省去了以后争夺、分配遗产,还有办理手续的麻烦。
其实,有的儿女是靠不住的,他得到了房产,就会变卖或者抵押,导致老人居无定所。
若是老人不和所有的儿女商议,独自决定把房子给了谁,儿女就会认为老人偏心,从而孝顺就变成了难题。
大家都认为,谁得了房子,谁就尽孝。可是得了房子的人,却孝道匮乏,甚至都是败家子。
为了防止出现“居无定所”的情况,老人最好的保留一套房子,不到最后一刻,都不要把房产过户到儿女名下。
图片
03
关于生活:存款防儿。
按理说,儿女是来孝顺父母的,应该要彼此信任。
但是经验告诉我们:“千防万防,家贼难防。”
不见得儿女都大公无私,能够做到“孝不比兄”。有的儿女,比外人还狠心,假装孝顺父母,然后把父母的钱变成自己的。
拿走父母的存款,养老卡。这样的事情,总是会有所耳闻。
电视剧《都挺好》里,苏大强有几个儿女。家里的钱,原本都是苏母管着,给儿子多一些,给女儿很少。
苏母过世,苏大强也很老了,但是儿女却靠不住了。大儿子远渡重洋,小儿子外出打工,只有女儿在身边。
作为女儿,不禁会想:“凭什么钱给了儿子,却要我这个女儿来养老?”
老人只要自己还清醒,身体不是太差,那几就得自己管着钱。可以和儿女说一说,交个底,但是不要把钱交出去。
04
关于再婚:恋爱防贼。
有这样一句话:“二婚夫妻永远是贼。”
话很刺耳,但也要听一听,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定夺感情的分分合合。
七十岁之后,老伴难免要先走一步。
留下的人,最好不要找一个人来结婚了。起码不要轻易找人结婚。
异性对你再好,都要问一问:凭什么?为什么?
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保姆,以结婚为借口,把老人的钱财拿走了,那就坏事了。
我们不反对黄昏恋,但是反对以金钱为目标的黄昏恋。
当你有钱的时候,身边人百依百顺;一旦你变穷了,或者走不动了,身边人就不见踪影了。这是人性的恶,要看清楚,也要避免。
保姆就是保姆,恋爱就是恋爱,不要混为一谈。
图片
05
关于聚会:群处防骗。
很多老人,闲来无事,就去听知识讲座,去超市的活动现场,领取一个鸡蛋,一支牙膏。
也有一些老人,喜欢同学、老同事聚会,也邀约朋友一起跳舞,下棋。
把生活过得热闹一些,没有错,毕竟人不能一直孤独。
可是聚会的时候,要有自己的认知,别人云亦云,别贪图便宜。
对于高回报的事情,不要相信;也不认为自己能够大器晚成。
一些知识讲座,听一听,不要太当真。所谓的专家,也许是不良商人。一点你按照他的安排,买了什么器材、保健品,多半是上当了。
多学一学预防骗局的知识,就摸清楚别人的套路了。
若是分不清骗局,多和身边的家人,沟通,了解,多一个心眼。
06
关于生死:寿命防贪。
我们听“长寿多辱”这个词语,似乎不舒服。
有退休金,存款,房子,活一百年,都不要儿女的钱。想起来,有底气,但是别急着定下最后答案。
人老了,只要身体不好了,日子苟延残喘,那就求长寿,也意义不大,会折磨自己。
也不是所有的儿女,都希望老人在病痛中长寿。
生死要看淡,自然一些。在病痛中,不要过分折腾自己。
使劲追求长寿,反而会给自己添心理负担,也会让儿女讨嫌,多一些生活的麻烦。
图片
07
人到七十古来稀。稀罕的,不是岁数,而是健康的身体,幸福指数。
老年人最大的远见,就是:活到人均寿命,年老不瘫痪,离开时有尊严。
做人,多想一想自己的未来,也想一想家庭的未来,就通透了。
让活着的每一天,质量杠杆的,这才是养老生活。
退休了,保持良好的心态,积极向上的精神,七八十岁,也别糊涂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